私人银行
年报披露惊人数据:6家上市银行私人银行管理规模超过万亿
新华日报财经讯 最近一段时间,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正在陆续披露。其中,各大银行对财富管理业务的关注度显著增强。目前,共有6家银行的私行管理规模超过万亿元,高净值客户数量达88.58万。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增长和财富管理服务需求的上升,私人银行于银行业的地位愈发重要。
据新华日报财经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2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布年报,除浙商银行外,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5家国有大行,以及招行、平安、兴业、民生、光大、中信6家股份制银行披露了2021年私人银行业务情况。
其中,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AUM)最高,达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32%,也是唯一一家私行管理资产超3万亿元的银行。该行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指在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其他各家银行门槛不同)共有12.21万户,户均总资产2780.4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5.16万元。“这表明,越是超高净值群体,选择招行的比例越高。”有媒体人表示。
此外,平安银行AUM增速最快,达24.6%;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最多,达19.95万户;光大银行客户数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4.7%。
私人银行,被誉为金融服务业的“皇冠”,重点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家族提供全方位非金融服务。作为一种金融业态,私人银行更强调量身定制,涵盖客户整个生命周期乃至代际传承的全时空服务。在国内,这一业务已经探索了将近十年,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凭借轻资本、抗周期性、盈利性强的优势,私人银行成为了银行近几年新的增长点。2021年,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及AUM增长率都超过了银行总资产的增长率。
“当下,国内的金融体系已演化为多种机构、多种市场并存的复杂结构,金融机构也正从提供传统的、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演化为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综合化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私人银行——机构、产品和监管》中提到。
业内对于私人银行的看法也不一。有市场人士认为,有人简单地把私人银行业务等同财富管理业务,甚至等同于向高净值客户推销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人认为私人银行产品以类信贷资产为主,以融资为驱动,某种意义上是银行传统信贷的“影子”。
但是,这些与私人银行“咨询顾问为根本”“受托投资为支撑”“增值服务为补充”的本质属性相悖。
近年来,围绕客户背后企业及家族财富管理等,不少银行都在搭建生态圈,多家银行更是在年报中表示家族信托将会是未来私人银行的主要发力方向之一。
建设银行在年报中称,家族信托顾问业务资产管理规模达 685亿元;中行坚持深耕家族信托服务,创新完善保险金信托、慈善信托服务,打造以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为核心的家族财富管理服务生态圈,家族信托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82%;平安银行为超高净值客群提供覆盖其“个人+家族+企业”的长周期、综合性解决方案,2021年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新设立规模380亿元,同比增长88.6%;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去年,私募证券类产品、私募股权类产品、家族双托业务的销量同比实现57%、36%、91%的快速增长,保有量较年初翻番。
热点信息
-
2024年10月17日,由《零售银行》杂志举办的“2024百强私人银行中心”评选活动圆满落幕。经过一...
-
私人银行面向业务贡献高、潜力大的“高净值人群”,一直以来是各大商业银行在零售财富管理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