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24年江苏GDP前五出炉:常州1万亿第5,南通1.2万亿第4,前三是谁
2025年1月中旬,全国各省的DGP排行出炉,第一名毋庸置疑,当属广东省,毕竟从1988年开始,就连续36年有着“第一经济大省”的称号,2024年亦是如此。
那这第二名的宝座就给了江苏省,也凭借自身努力继续稳居副座,2024年,江苏13个设区市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奔跑,各自交出了一份独具特色的成绩单。
从繁华的苏南到蓬勃发展的苏北,各地的GDP数据映照出城市发展的脉络与未来走向。
苏州稳坐江苏各市GDP的榜首,202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增长6%左右,增速在全国GDP万亿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而这座被称之为“最强地级市”的发展韧性也十足,简单来说,就是项目多、投资大、消费旺、外贸强,各个领域的经济指标都十分乐观。
在2023年,江苏可是经历不小的挫折,因为在当年的第一季度结束后,苏州的GDP就被成都碾压,就好像一起跑就输在了起跑线,这也令苏州担心不已。
不过好的是,2024年苏州进行了调整,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去年,苏州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如“苏10条”等,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兴业。
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苏州市也不含糊,全市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新增国家5G工厂数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在人才吸引上,苏州专门修订了人才计划实施的办法,新立项重大创新团队16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74人,连续13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民生方面苏州同样表现出色。去年,苏州城镇新增就业41.75万人,建成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00个,新增托位14292个,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虽然不是省会,但苏州从不掉队,一直在努力前进,相信未来苏州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南京作为省会,虽然没能拿到第一,但所付出的努力也不容小觑,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是1.83亿元,增长4.5%左右。
据了解,南京市在2023年的GDP总值是17421.40亿元。按照上面增长数值来看,2024年南京的GDP又上了一个台阶,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幅度非常明显。
去年一整年,南京共获得了2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排名全国城市第三,另外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也高居第五,展现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
为了积蓄发展动能,南京还签约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并培育出1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和第六。
南京的民生工作也做得不错,全面完成了40项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7年排名全省第一,这也是南京第15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
如今新的一年已开启,南京也对2025年做出了新规划,目标是GDP增长5%左右,重点是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产业强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不管是什么方面,两市都在全力以赴,但同时也在说明竞争非常激烈,看完了前两名,那第三第四又是哪两座城市,各市的GDP又达到了多少?
第三的宝座还得属“江南水乡城市”无锡,2024年一整年也是铆足劲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据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显示,无锡市去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万亿元左右,增长5.8%左右,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
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两新”——新技术和新消费。通过这个“两新”,去年无锡撬动投资和消费近1100亿元,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
此外还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3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就达到了全省第二的优异名次。
民生方面无锡也从不松懈,简单介绍一下在这一方面所做出的行动。
去年,无锡坚持把为全市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最大任务,民生服务“十百千”行动成效显著,区域性助餐中心实现全覆盖,青年人才留锡率、普通高中录取率等持续改善。
未来在2025年,无锡的目标是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也会继续注重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受更多红利。
第四名则是南通,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是1.23亿元,同比增长了6.3%左右,这也是近3年首次同时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共有 119 艘次新造船舶出江入海,一批 “世界最大”“亚洲首制”“全国首座” 船舶驶向世界。
南通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在船舶海工、进出口贸易等领域持续发力,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最后来说说第五名的“黑马”常州,2024年的常州可是出尽了风头,GDP突破了1.07万亿元,成为江苏省内第五个GDP过万亿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特点就是新能源产业,据了解,去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光整车产量就接近80万辆,同时也创了历史新高。
此外常州还孕育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等本土领军企业,吸引了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和人才引进培养,常州同样表现出色,民生方面,常州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常州全面打响“六个常有”民生名片,百姓生活品质更优。
未来常州的目标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推动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壮大规模。
“潜力股”徐州,这座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2024年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江苏省相关数据显示,徐州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经济总量再上一个千亿元台阶。
徐州的发展得益于制造业强市步伐的加快,去年“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就高达7800亿元,这一数字也让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徐州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徐州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谋划推进徐州科创圈建设,区域合作平台增至98个。
徐州的农业也很厉害,去年粮食总产101.05亿斤,创下了历史新高。另外不得不提一句徐州的文旅产业。
去年徐州接待游客6186.10万人次,游客消费207.02亿元,同比往年都呈现了上升趋势。
接下来徐州的目标则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推动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壮大规模。
江苏省之所以会位居全国第二,并不仅仅因为这几座城市,它得益于江苏的13个设区市,总体来看,其余城市的GDP也有了上升幅度。
连云港 2024 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2024 年连云港高质量办好 50 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80%。
连云港未来将继续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盐城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 5.5% 左右,在项目建设上成果丰硕,文旅方面还获得了“文旅美誉度领军城市”的美誉。
扬州的工业开票销售突破9000亿元,镇江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4.7%,泰州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宿迁的高端纺织产业迈上千亿级台阶。
总的来说,2024年江苏的经济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拼搏,为江苏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南京的科技创新引领、苏州的经济指标全面上扬、无锡的新动能助力经济发展、常州的新能源之都再出发、还是徐州的制造业强市步伐加快,都展现出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和广阔前景。
在未来,江苏各市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共同绘就江苏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强的实力与担当。
无论是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还是在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为 “强富美高” 新江苏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息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在2025年1月17日发布关于“2024干得怎么样?江苏13市交出这些“成绩单””的报道
《金台资讯》在2025年1月12日发布关于“2025年南京GDP预期增长5%左右”的报道
《上游新闻》在2025年1月14日发布关于“GDP预计达2.67万亿元,苏州亮出2024成绩单!”的报道
热点信息
-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是世界城市排名知名机构之一,衡量主要城市的全球连通性以及在全...
-
我这两年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过去20多年与股市相关性很强,可以反映股市中长期底部和顶部的宏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