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2025年经济、股市预判:一个最确定的事和两个不确定的方向
我这两年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过去20多年与股市相关性很强,可以反映股市中长期底部和顶部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狭义货币M1、股债利差,股债收益比等,在过去20多年一直可以比较有效的判断股市中长期底部和顶部,但从2022年之后至今,全部都失效了,很多机构分析师这几年屡次打脸,众多外资、内资机构以及宏观策略对冲基金,这几年都亏损严重,这是因为过去20几年他们根据宏观数据,来判断股市方向的经验现在都失灵了,没用了。我们要非常清醒的知道,当下正处于30年大周期的下跌和危机之中,最明显的一个数据是,最近30年国债收益率竟然被日本反超,可见问题之严重。
股市是宏观经济和社会信心的映射,站在更大周期看,其实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和启动房地产大基建后,所建立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模式,在2021年左右已走向终结,并进入长周期的下降周期中,于是宏观环境的巨变,映射到股市中,必然导致数据失效。
所以预测2025年或者未来几年都很难,因为过去的长期经验失灵了,在经历20几年的经济上升大周期后,一旦进入经济、资产价格、居民收入和商品价格的收缩下跌期,是不可能一两年就结束,也不会很快回归新的上涨周期的。
今天我们跳出固有思维定式,具体分析2025年,那些领域和事情会变好,那些领域的确定性比较高,那些领域不确定性较大可能会变差。
首先第一,在2025年充满不确定、动荡和多事之秋的宏观环境中,哪些事情是最确定的,是一定会发生的?那就是大规模政策出台,为了避免形势继续恶化和宏观环境陷入危险境地,高层一改过去三年保守谨慎的政策防守基调,从9月24号开始,进入战略进攻期,包括经济,股市,房地产以及地方化债等领域开始了大转向。
9.24之后,高层开始启动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政策,主要是财政,12月9号zz局会议计划2025年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非比寻常,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次还是在16年前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实施的。9.24属于第一波政策,预计2025年2、3月份还会有第二波,年内还有第三波。我个人认为政策效果传递最快的是股市,其次才是出口、房地产,最后才到经济,因为股市盘子最轻,见效最快,如果连当下最容易的股市都搞不好,那其它领域就更难了。
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实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即量化宽松,但本次宽松主要是财政发力,这和过去二十几年主要靠信贷投放,给企业和居民加杠杆不同,本次主要是中央财政加杠杆,这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传统靠银行渠道信道扩张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因为企业和老百姓已不再借钱,只能靠财政发力。中央财政加杠杆,给地方化债,做保障房收储,给老百姓提高民生和社会保障,以及提振消费。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货币大放水模式,将会带来大通胀,蔬菜、粮食等日用品价格将会大涨,房子、股市也会上涨,这样后果会很严重,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会大幅受损,经济不一定好起来,但物价和资产泡沫倒起来了。
物理学中有能量守恒定律,经济学也是,债务不可能消失,只会转移,但要看最后转移到谁手中,2020年的美国和2003年的日本,当时是加大财政赤字给企业和居民减税和补贴,甚至发钱,来降低居民负债和提振消费,日本央行当时甚至直接下场买股票,最多时买了股市中6%市值的股票。政策的本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和分配问题,是谁给谁让利的问题,这是需要决策者有极大的魄力和勇气。
第二,上面说到,2025年最大的确定性事件就是政策发力,将会投放天量资金,而受益最快,最直接的就是股市,我个人觉股市2025年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相对其他领域来说,股市的赚钱效应可能更好,因为股市的盘子最小,最轻,周期短,一两年就能走出一轮行情。而房地产,出口,科技,经济,要么受制于国外,要么周期太长,盘子太重,需要资金量太大,而股市只要几亿资金直接投入,就可以间接撬动上万亿的社会资金入市,再加上很可能会推出的上万亿平准基金入市,是很可能走出一轮中级规模的牛市。
而房地产没有最少两万亿的直接资金,是根本撬不动的,经济也不是一个或几个政策就能见效的,是需要时间和过程。就比如日本2012年,安倍施行“三支箭”,即无限量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但经济反应很慢,一直到2021年才明显复苏,而股市从2013年就开启了十年周期的大牛市,其实本质上就是一轮资金牛市,但日元确一直是贬值的。所以我们如果参照日本,A股是有可能复制日本走出一轮资金牛市。
第三,不确定的就是经济,因为我们当下处于2001年加入世贸及启动房地产大基建之后,一轮经济大周期的下跌回调阶段,经济从2021年到现在仅仅回调4年时间,要想立刻满血复活,明显复苏,是不现实的,而政策只能是先稳住下行趋势,能止跌企稳就很好了。之后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债务化解,以及新一轮改革的启动,可能还需要最少一两年时间,经济才会明显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所以2025年经济体感应该还是不太好,这很可能将是一种新常态。
第四不确定的是房地产,20年的房地产大牛市在2021年左右结束,指望三四年就完成调整,并进入新一轮牛市,这完全不现实。最现实的可能就是,在政策支持下,先稳住下跌趋势,慢慢去库存。我个人认为,房价将会大分化,大部分二手房未来几年还会继续下跌,但大部分新房价格可能企稳上涨,原因是新房关系到地方卖地收入,这两年开发的新房很多都是改善型的中高端四代住宅,因为新房价格高,卖地价格才会高,这符合地方的利益导向,而二手房的利益关联并不高。
最后总结下,就像开始说的那样,相当多的股市宏观指标和分析模型,在过去三年完全失效了,因为周期变了时代变了,相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不改变思维模式,不跳出固有经验,产生的风险可能更大。
热点信息
-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是世界城市排名知名机构之一,衡量主要城市的全球连通性以及在全...
-
我这两年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过去20多年与股市相关性很强,可以反映股市中长期底部和顶部的宏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