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被重庆、苏州超越,增速快跌出一线行列!广州经济这是怎么了?
“广州经济”是近两年国内社会普遍热议的话题,根据2024年10月底广州市所发布的去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广州的生产总值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2.0%。
相比之下,同期的广东经济增速要高达3.4%。若是放在全国经济强市作对比,广州的经济增速在GDP前十强市中,位列倒数第一,甚至还要远低于全国4.8%的同比增速。要知道,广州市政府年初所设立的经济增速目标是在5%以上,如今怕是无望了。
事实上,广州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有人将广州经济失速的原因归结为错失互联网,有人则指责是没有乘上时代风口的快车,甚至有人公开质疑广州已经跌出了一线城市行列。这些论调要么过于笼统,要么完全错误,广东经济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广州目前最严重的病症又是什么?.
广州经济失速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同样也能套用在一座城市上。作为昔日的华南经济火车头,广州的GDP增速却在最近三年间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被重庆、苏州接连超越。
在2024年第一季度,广州市的GDP为7161亿,增量仅有191亿,增速在全国十大经济强市中排名垫底,直接被人扣上了“发展停滞”的标签。
在去年第一季度,广州市GDP的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均低于广东省的同期平均水平。并且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76亿元,其中增量负1.66亿元,名义增速为-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33.25亿,增量负20.91亿,名义增速为-1.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479亿元,增量219亿,是全市经济增长的唯一正向动力。
广州经济为何如此衰弱?我们从三驾马车和工业表现或许就能窥见:广州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有0.1%,如果综合价格变化因素,工业增加值的名义增速必然是下降趋势;广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965亿元,同比增长3.5%;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45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增长8.4%,进口下降6.1%。
如果粗略从以上四个因素分析,广州目前的工业经济是最为虚弱萎靡的,可以说直接拖累了全市经济大盘。
广州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工业水平始终排在全国前列。但在过去十年中,广州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幅度接近10%,并且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据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若是作城市之间的横向对比,2017年东莞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低于广州230亿,但在次年便实现了对广州的全面超越。到了2021年,东莞规上工业总产值要比广州多1400亿元,广州工业后劲不足的弊端已全面显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广州为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及空间布局,提出“退二进三”的政策意见,将产业重心向金融、商贸、房地产等领域偏移。
这一套方案原本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众多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但广州在推进该方案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工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导致工业增速相对放缓,制造业持续走低。
广州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自2012年以来,几乎每隔一年就会出台一个制造业推动方案,将大多数政策往先进制造业倾斜,但最终效果却不尽人意。后来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广州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只关注发展产业、发展规模,却不知道分析市场需求,这是他们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若是再进一步分析,当下广州工业的拉胯,其实主要受累于汽车领域。根据官方数据,广州各类重点产业中,汽车产业下滑最为严重,增加值同比下降足足高达17.4%。在过去多年中,广州最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就是汽车,2022年全市汽车产值高达6471亿元,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6%。2023年全市汽车产量高达317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
但在2024年,广州的这一荣耀桂冠却被重庆超越。去年前五个月,广州汽车产量为99万,其中新能源车30.6万辆。而同期广州汽车产量却只有94.73万辆,同比暴跌19.9%。广州的汽车发展主要原动力就是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的合资品牌,但随着日系汽车在华市场的占有率下跌,广州汽车的未来前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了工业外,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也是拖累广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出现了10%的下滑。若是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地产现状作对比,广州的下行态势则暴露的更为明显。
要知道在以前,广州也是号称“房企第一城”,诞生了时代中国、富力、星河湾等国内知名房企。房地产不仅改写了广州历史,也是广州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如今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都进入到了深度调整期,多年倚重房地产经济的广州,自然也要想方设法度过这一周期。
广州背后的经济活力
其实除了产业结构外,广州省还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是财政留存比例过低,简单理解就是广州赚了10元,只留给自己2.5元,这是典型的三级财政,比例在同类城市几乎最低。相比之下,成都的留存比例为37%,重庆要高达55%。
第二就是发展空间受限,广州面积虽然有7434平方公里,但纵观中心城区,却多数被城中村与批发市场占据,不仅改造难度很大,而且产业用地也严重短缺。许多知名企业即便想在广州落地生根,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不缺人气缺空间,这也是珠三角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令人欣慰的是,如果我们对广州进行一次360度无死角深度解析就会发现,其实2.0%的经济增速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广州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在被扣上“失速”的帽子背后,广州其实依然是那座千年商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也仍然是这座城市的财富密码。
2024前三季度,广州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4%,其中客运量同比提升11.3%,铁路与航空的客运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国际航线旅客,直接突破千万人次,增长幅度高达98.2%。
在最能直观反映城市活力的地铁运营数据上,去年暑假广州地铁线运客量达到5.8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为937万人次,仅次于上海之后,排名全国第二。客流量的火爆背后是广州旅游的景气,去年前三季度,广州旅行社以及配套服务的收入持续高位增长,全球各地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
此外的科技创新上,广州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大平台的城市。因此综合评判,广州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热点信息
-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是世界城市排名知名机构之一,衡量主要城市的全球连通性以及在全...
-
我这两年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过去20多年与股市相关性很强,可以反映股市中长期底部和顶部的宏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