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前言:
明明人口只差了两千多,但是经济的变化却截然不同,曾经的英国是海上霸主,但是在24年的GDP仅仅只有3.3万亿。
而江苏的面积仅仅只有英国的44%左右,但是最近几年的经济却一直上升,甚至一度达到国内省份GDP排行榜的前列。
那刚刚过去的2024年,江苏的GDP到底是多少呢?超越英国了吗?
信息来源:STATISTICS TIMES-<GDP of United Kingdom>
日不落开始破产
之前英国的代称一直都是“日不落帝国”,寓意着永远不会衰退,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和这个名字不再适配。
英国现在的24.41万平方公里国土比最开始建国的时候要多很多,但是从23年年底开始,英国的GDP的增速就不足1%,到24年直接降低到了3.3万亿美元。
这个水平在国际上也仅仅是排在前五之后,而我们国家的广东在24年的GDP就达到了1.99万亿美元左右,达到了英国的近60%。
而且不光是经济出现放缓,英国的债务情况也不容乐观,从2021年5月和GDP持平之后,最近几年的债务水平一直在上升,在23年9月份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个城市因为负担不了债务直接宣布了破产,到现在估计已经有近8个城市都成为了历史。
再看英国另一个曾经引以为傲的零售领域,也是没了当年的风采,现在的增速也只有0.3%,这个现象的背后是逐渐上涨的能源成本,很多居民甚至都说,这几年英国的能源价格估计都上涨了80%,去餐厅吃饭都成了奢侈。
不过除了这些衰退的迹象之外,英国国防的支出倒是一点没减少,甚至在 24年还增加了30亿英镑。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敲响产业空心化警钟!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破产,英国担心连锁反应》
这就让人联想到之前英国在16 世纪末就是靠着海上殖民不断扩张领土,如何经济也随之扩展,工业化和蒸汽化都不断加码,这才造就了日不落的成就。
可是这两个时期经济的情况一对比,我就想问了,英国的经济到底怎么了?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英国零售增速放缓 能源成本上升与国防开支加大引担忧》
背后的原因
要说经济就绕不开居民消费,这个道理适用各个国家,就比如美国,它的GDP结构中大概60%以上都是居民消费促成,所以消费好最终就会反映在GDP上,而英国GDP降低,就是因为居民消费跟不上了。
而这和英国政府长时间运用补贴和货币等方式刺激市场、刺激生产,保持GDP稳健,防止出现经济危机有很大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政府之前借政府的钱生产出来的东西,居民消化不了之后受到了反噬。
而且英国在工业上的变化也决定了现在经济的变化,在1850年那个时候英国靠着卓越的工业能力,成了世界上的“世界工厂”,生意遍布全球各地,占比估计都有70%左右,但是那个时候主要生产的是煤、铁等。
信息来源:瞭望智库-《瞭望|英国工业因何衰落和空心化?》
但是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会儿,电气、内燃机、化工成了新宠儿,想要在新时代再次争夺工业大国的地位,需要很多投资,可是英国在早就开始把重心放在了金融投资上。
因此英国没能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风向,英国社会上产生的价值大多都在那些搞金融的手中,那些靠着劳力过活的居民开始失业,工资开始缩减,虽然经济不断上升,但是实际上贫富差距却很大。
可是之后在经历了疫情之后,英国之前金融的健康状态被打破,之前政府就已经透支的信用,加上大规模的医疗支出,英国财政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至于未来英国能不能再次达到之前的高度,还是要看英国怎么能够在这样的困局中找到新的竞争力。
不过跟英国相比较下,江苏的工业发展策略完全是另一个模样……
江苏成了“苏大强”
在建国初期,江苏的工业基础并不强大,那个时候江苏几乎全部都是靠着手工业来获得生活的经费,不过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江苏制造业开始转型,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帮助,在1978年那个时候,江苏就开始引入外资,如果不会的就学,没有经济就创造经济,顺便还把乡镇的经济也带动了起来。
而且改革开放之后,进入21世纪的江苏,迎着智能化的春风,又开始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高质化,在有限的资源内发挥最大的产能水平,江苏各种企业都进步了不少,其中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营收在2024年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亿。
信息来源:现代快报-《“苏大强”13.7万亿元GDP如何炼成?》
而最近几年,江苏的工业领域种类又完成了“填缝”工作,从老牌纺织类,到机械电子,都可以看到江苏的力量,到24年整体的GDP就达到了13.7万亿元,也就是大概1.92万亿美元,也占了英国大概60%左右。
但是这并不是终点,果敢的江苏在全国低碳化的趋势下,已经开始把绿色化产业融入到工业中,为全球的生态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这样的“苏大强”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工业已经成了自己的名片,而英国的工业名片却早已消失,那这两个地方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信息来源:央广网-《江苏:一个个“第一” 见证经济支柱的诞生》
区别在哪?
每种结果的背后都藏着无数次的抉择,很明显在工业发展上,江苏和英国的态度完全不同,英国靠着工业“起家”,最终落脚之处却是金融,而江苏则是从始至终的坚定工业这条路线。
这么看来,好像经济和工业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种说法虽然绝对,但是还是有些道理。
如果一个国家连最基础的工业都无法跟着时代发展,那些依托着实体行业的金融类行业,就很容易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
而现在国际上虽然很多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快开始上升,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顺应时代发展工业依旧十分重要。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英国到现在这个样子,很可能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区拥抱新时代,你觉得呢?